李星火还是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气象学模型实力,在安排北美,北欧、北亚和印度等地的干旱时调的太过,春季刚刚开始,旱情就过分的暴露了出来,整个春耕都被毁了,整个北美地区的粮食主产区滴雨未下,北欧只下了一场毛毛雨,乌克兰等地和地中海气候的粮食主产区全部旱情严重,法国作为欧洲唯一的一个粮食自给率300%以上的国家,直接宣布因为天气原因减少粮食出口了,其他的欧洲粮食自给率超过100%的国家都宣布的不同程度的减产。最严重的也就是粮食主要出口国的印度,居然也出现了季风减弱和旱情,虽然没有欧洲那么严重的滴雨不下,但是在初春只下了几场雨,比过去的年份少了30%以上,导致许多的恒河流域支流出现了断流。
他的魔法每年降低5%的降水的计算错了,光通量降低5%并不会导致降水降低5%,而是直接导致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幅度下降了的百分之40%,对流雨也因此大幅减少了60%以上。虽然温度变化不算太大,但是降低一两度也足以导致很多地方出现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了。巧得很,今年就是一个典型的厄尔尼诺年,理论上来说,非洲在今年会面临降雨减少的旱灾,这个时候,李星火的触角就能深入非洲了。
他没有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安排增加降雨和温度的魔法装置,主要原因是他太忙了,没时间去,非洲大陆太大了,国家又多,很难平衡,所以干脆就不选了,在饥荒发生的时候,那些非洲国家会主动来找粮食大丰收的中国和米甸等国的。李星火预计,今年下半年,除了中国、朝鲜、米甸、阿萨姆、老挝、高棉和中亚的哈萨克,西亚的阿富汗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和旱灾。而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则会出现局部地区的洪灾和大范围的轻度雨水过剩。
受灾最严重的可能是美国和加麻大了。而欧洲地区普遍性的旱灾只是开始而已,后面随着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冬季还会变的十分寒冷,失去了苏联的天然气供应,欧洲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冬季暴雪和冻灾,在9月份之后欧洲就会下雪或者陷入寒潮侵袭,到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苏联解体,让全欧洲知道苏联解体后的苦果有多么巨大了。
“今年一季度到四月底,我们一共在比塞塔、里拉、英镑上的盈利超过了800亿美元,并不亚于日本执行的席卷策略,非常好,蒙代尔成了百亿美元的富豪,伊莎贝拉也成功的将个人身价飙升到了200亿英镑,非常不错,接下来就是合理合力做高全球粮价和热带作物的价格了,在6月份之间我们要做到控制大宗商品的产业链和定价权,这次需要火灾和旱灾来迫使大量种植园和农场所有权洗牌。”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豆、可可、咖啡、橄榄等一些经济作物的大量减产,对于过热的国际市场来说并非坏事。大豆价格上升,豆油价格坚挺,咖啡、可可的出口前景看好,这些都可以限制各国之间不断增产压价的恶性竞争,使国际市场的期货价格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
过去几十年的冷战让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热带国家,都在大量的开垦森林和农田,人口增长的压力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战后资本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剥削,利用工业品对农产品的剪刀差优势,疯狂的剥削抽血导致各个落后的农业国不得不为了平衡贸易逆差疯狂的扩大优势产品的产能。这些亚热带、热带地区的国家的优势产品除了温带寒带地区生产不了的大豆、蔗糖、可可、咖啡、茶叶、橄榄、香料、水果、棕榈、黄麻之类的,基本上就只剩一些矿产了。
最典型的就是印尼这个热带大国,为了发展赚钱出口,大量的开垦原始森林,将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的大量森林沼泽开发成农田和种植园,专门用来种植高利润的油棕榈和咖啡。
当然这些热带国家因为缺乏民族资本和国家资本的管控,大量的种植园和相关的产业链都属于国际资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老牌企业集团,相当于买办们接受了资本和订单,把国家的土地和大量劳动力的成果产物贱卖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棕榈油不同于原油,并没有一个可以抬价控制产能的欧佩克组织。热带国家并没有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定价权。
这个事情李星火就要来做了,剪羊毛其实很简单,一方面让西方资本深度控制的种植业减产和绝收,自己的种植园丰收,利用天灾来垄断货源,另一方面在加工和下游渠道上面排挤那些传统竞争对手,走倾销路线,把竞争对手的品牌和产品挤出消费者选择目录和潜意识,用更好的品质和物美价廉来霸占批发零售端的网点,最重要的是竞争对手集体扑街,在低价倾销自己品牌产品,迫使对手库存积压卖不出去,迫使他们破产,转让自己的种植园、加工厂和品牌。最终实现垄断和全球的控制定价权的目的。
钱李星火现在不缺,缺的还是人手和对那些控制定价权的交易所、市场、批发商群体的控制权,这就要收购和做局了。能花钱买的,就花钱买,不能买的就直接让他们卖不到货就好了。
“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控制了古巴的糖、孟加拉的黄麻、泰国高棉的大米、文莱的香料和咖啡、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的咖啡和可可也控制了很多,基本上控制了阿根廷和巴西三分之一的高地咖啡和可可,阿萨姆的茶叶和中国的茶叶也控制的很大一部分,现在只有棕榈油还控制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的外资企业手里了,我们再高当和米甸种植的帝王坚果树产量还是太低了,不足以和多年来形成了规模优势的棕榈油产业形成国际竞争。”王秘书再内部会议室吧世界地图和自家控制产能的饼状图做的不错,每种农作物占比统计数据很精确。
“油脂这东西其实很好解决,相互之间替代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菜籽油或者大豆油足够的便宜,棕榈油也照样卖不出去,现在棕榈油最大的买家还不是中国,是大量使用棕榈油制作加氢植物油或者说人造奶油的欧美国家和吃不起昂贵油脂的印度印尼等国,3亿吨的全球消费量其实并不算太多,我们推广的高产大豆和帝王坚果树其实产量比油棕榈更高,只是因为时间短,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规模,因此还不能取代。今年因为干旱和减产,棕榈油的产量会从3亿吨降低到2亿吨,缺口部分则会由米甸来解决,我们储备多年的豆油和菜籽油可以放出来抢走棕榈油的市场了。”李星火其实早就有准备了,魔法合成炉制造出来的高亚油酸的高品质食用油一点杂质都没有,甩出那些加氢轻汽油化学萃取出来的植物油十几条街,低温真空保存在储物亚空间非常新鲜,足足由三亿吨的储量,足以将全球植物油供应体系血洗一遍了。
他最讨厌的企业其实就是那个新加坡的食品企业,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当一回事,自己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指定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有害物质最低限度远高于欧美日韩等国家。这次正好一把将其按死。
巴西和非洲那些国家其实不需要控制在自己手里,自己只需要控制住东南亚就足够控制全球这些热带大宗商品的走势了。因为巴西和非洲那些国家的耕作非常从粗放,许多新开垦的种植园都是刀耕火种搞出来的,土壤肥力极低,没有灌溉系统,没有道路基建投资,基本上就是在热带雨林的无肥力砖红壤上面撒一层草木灰,一两年肥力耗尽之后就只能干瞪眼,要么加大化肥投资,要么抛弃抛荒之后去等待自然恢复肥力。当种植经济作物所得利润还不足以支付成本的时候,这些亏本的种植园自然就会成为负资产,到时候李星火收购起来就很轻松了。
在终端消费品这一个层级低价倾销,在原材料这个层级自然就买不上高价了,国际大宗商品因为旱灾减产居然还跌价,谁能解释这奇葩局面呢?只能解释为李星火的无限子弹了,他可以全力开动魔法合成炉,将油脂、蔗糖、香料、纺织纤维的价格砸穿各国的生产成本,可能使用大范围的植物魔法让自家的种植园获得史无前例的超级大丰收,将茶叶、可可、咖啡的价格砸穿到竞争对手吐血的程度。彻底洗劫各个脆弱的种植园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