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今年也不小了,三十来岁的年纪,孩子都上学了。头发带着点天然卷,也不知道是时间太匆忙的缘故还是什么原因。胡子没有刮,这个人看上去有股羊肉味。
倒是白晓晓,维护了起来:“我说叔儿,不带你这么说我家棒梗的,他帮你折腾那白羽鸡可是没少折腾。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啊。”
白晓晓是真心疼。
国内的鸡,甭管是肉鸡也好,蛋鸡也罢,饲养时间都比较长。
曹魏就打起了后世大名鼎鼎的白羽鸡的主意。当然了,他不是这一行的人,就告诉棒梗有这么一回事,你们觉得无聊呢,就研究研究,不用耽搁当前的项目。棒梗一听,两个月才能出栏的鸡?有点意思啊,于是乎,他就着手开干,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白羽鸡,还真给他弄出来了。
“所以,弄出来了?”
白羽鸡,其实国外早就有了这种鸡了,在40、50年代就出现了,并且大量地养殖。
曹魏的农场,是第一批引入这些鸡种的农场,但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不怎么愉快的事情。农业的事情,无非就是卡源头,如果自己搞不定,就必须跟别人买种子。这一招,在后来的“大豆”事件中已经很明朗了。因此,曹魏觉得,他们也该有点技术储备。
不过,以当下的条件,估摸着也难。
他倒是给了不少钱做支持,没成想,真能弄出来。
“嗯,弄出来了,而且生长周期只要55天。”棒梗很是兴奋。
白羽鸡,在后世的生长周期是33天,但在今时今日,成长周期在60天左右。棒梗能弄出来,并且还缩短了五天,这就相当了不起了。
科研就这样,东西出不来,那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是极其痛苦了。
可一旦出来了,那种成就感,那种满足感,那种自豪感,也是极其浓烈的。
“现在国外引进的一批,还有咱们自己弄的那一批,数量会很多,您能卖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