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圆满落幕。
应该说天子已经许玥等臣子的努力没有白费,各国使臣回国之后对此念念不忘。
所以这场万寿节,几乎都在本国史书中留下了一笔。
又因其极具研究意义。
被后世人来回翻阅、对照、研究。
然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些用不同文字记载下来的内容,竟都提到了相同的一个人——许玥。
少则几个字,多则一整个篇幅。
让很多史学家不太感冒的是,这些内容不提许玥当时的政治地位,也不提办事手段,和君臣相处。
再不济提一下民生部这个庞然大物,在初期
就只会说她好看!
这还用你们这些外人翻来覆去的提,我们本国留下记载数不胜数,和许玥同一个时代的人,谁没留下过。
最后这些只成为佐证许玥这位名臣,绝佳姿容的一件逸事。
当然,这些对于活在当下的人来说,自是一无所知,许玥更加没有留意这样的“小事”,重入朝堂后她越发忙了。
一方面忙于民生部。
时间推移下,民生部从一个无人注意的小衙署,渐渐成长起来,不说其他,只说每年赚取的金银就让李尚书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