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小说网>历史穿越>盗笔:雨村碎笔 > 第74章 一个重要推论
    我看时间,大约就在吴楚两国对江淮之争的前一百多年,吴国灭掉干国,有一些干人为了逃避吴国的统治,这才迁居到了鄱阳湖流域和赣江流域。

    鄱阳湖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可能跟我们之前的龙母墓一行之间有关系。

    接下来的内容太过于学术,不在我们要查的范围内,在此就不做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教授所说的干人,实际上大有来头——在古代很多音译并不准确的情况下,后来的人认为,干之音为讦,古译为寒,其实就是在夏朝之前的一个名为寒的原始部落。也就是说,其实百越一族最早可以溯源到夏朝之前。

    寒国的所在地,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大概就在今天的山东潍坊一带,而在西周中叶之后,干国人南迁到临淮,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泗洪县,泗州古城一带。

    我跟闷油瓶对视一眼,接着往下看。

    徐偃王的生平教授回答的就没有前面那么详细了,直接发来了一本影印的《徐偃王志》,他告诉我,这是清代辑佚学高度发达的产物,也许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辑佚其实就是后人对已经失传的文献重新搜集和整理,我苦笑一声,知道这其实已经不太可能找到了。

    搞拓片这么多年,我十分清楚,即使辑佚是有据可循,但它的本质是补遗,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只言片语。要知道,光看现存于世的魏晋南北朝文献,就有百分之98以上的内容我们已经完全无缘窥见了。

    但不知是否是巧合,教授在邮件中纠正了我提问中的几处错误:

    其一,在龙母墓里,我跟胖子分析过,我们一致认为徐偃王跟周穆王之间发生过一战。但他却写道,实际上讨伐徐偃王的不是周穆王,而是当时的楚国。

    其二,由于影印本页码繁多,教授十分贴心的摘抄出单独两句内容:“徐国地方五百里,是在今为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凤阳与其泗州。”“泗州之北八十里,有古徐城焉。”

    其三,古代的甲骨文中实际是没有“徐”这个字的,只有“余”字,根据后来学者的研究,基本可以确定,徐人是华夏最早的一支。

    也就是说,徐国人最早起源于夏朝,只是在西周时被贬为了东夷,成了诸侯附属国。

    看到这里,我的额头已经起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下意识抬手在大腿上一拍,结果由于手和闷油瓶的困在一起,这一下结结实实砸在了他腿上。

    闷油瓶正在聚精会神看邮件,此时收回视线,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困惑,似乎不解我为什么突然要打他。

    我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指着教授在邮件最后的回复,说道:“基本可以确定百乐京就是百越京,但他还需要知道关于当年的阿匕族和请月神仪式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