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怀抱中的张永啧啧摇头。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大哥张霄的性情洒脱开放,这根本不是张敖可以学来的。
而张敖的坚忍品性,以及事事非要争个高下的好胜心,张霄也没心力去模仿。
黄氏是个何等精明的人,不可能连这个道理都悟不出来,她之所以为儿子担忧,其实还是想让他跟同族中的兄弟们搞好关系,不至于处处受人排挤。
独孤敏心知肚明,点头道:
“正好,永安书院如今也有人打理了,不如让张敖也去读读书,跟霄儿他们培养一下兄弟感情?”
“永安书院?”黄氏奇道,“那个书院废弃好久了,难道终于有教书先生肯教这些混小子了么?”
“对啊,侯府好不容易聘请到的,叫诸葛洪...”
黄氏听后,兴致盎然。
有镇国侯府组织,相信儿子一定能够走出将军府,在书院和同宗兄弟们混到一起?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二哥如果真能体谅一下小婶婶的心意就好了。”
张永默默道。
送走黄氏后,独孤敏以镇国侯府的名义,为张家子弟写了一封告知书。
大概是号召六岁以上的孩童去永安书院就读,到了年末还要举行一次考核,考核成绩优秀的有赏,不及格的有罚。
不久,得知这个消息的各府孩童都到永安书院登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