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州到辽东这段路是很有特色的,幽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过了滦河之后便开始进入一段很长的狭长地带。
这一段路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河套。从高空俯视,河套如同树叶上的叶脉,条理分明,粗细不等,弯弯曲曲,密密麻麻。
河床、沙石、河岸、杂草、野花、洪水、淤泥、浮柴等等这些东西几乎就是这条路的全部。
而且这一段路还不短,长达几百里,由于其位于辽河以西,古人称之为“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东临辽东湾,西依松岭山,西南-东北走向,长约400里,宽几里到几十里不等。
这一段狭长地带南边是大海,北边是大山。
海是渤海,一路过去都在渤海边上走。
但山就多的去了,由西向东一路过去大大小小的山脉有七老图山、大青山、黑山、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等等。
一山连着一山,一座山接着一座山,一路蔓延出了关,这山于山之间时不时还夹杂着大小不一的河流。
山连山,河接河,说起来真是好听,但是走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如此难走的道路放在今天当然算不了什么,京沈高速,京哈高铁等等,那是一闪而过。
但在没有高速铁路,没有高速公路,甚至连普通的道路都没有的大唐年代,这条路就不好那么走了。
过了滦河,张直方对张威道:“过了滦河就要进入山地了,这一段路不好走啊!”
路不好走?
在张威看来,自从来到大唐他就没有遇到过好走的路,连个普通的水泥路都没有,走那都是土路,马蹄踏过,尘土乱飞,满鼻子都是灰尘的味道。
整个大唐除了长安城内有砖铺的路面之外,就没有一段好走的路,难道还有更难走的路吗?
对,还真有更难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