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大的缺点就是,费钱。
就拿嘉谷拟建设的半移动式伸缩喷灌系统,单位造价达到300元亩,要覆盖先期规划的30万亩大麦种植面积,需要投资近一个亿。
虽然齐政能通过灵阵调配降雨,但总不能违反西北气候特征吧,而且西北深处大陆腹地,从哪里调配水资源呢?最起码齐政以现在的能力,布阵范围实在有限。
因此让先进技术成为西北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算是授之以渔了。
事实上,嘉谷肯投入巨资建设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和喷灌系统,大家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就很强烈了。
道理很简单,虽然种植大麦相对耗水较少,但总归是看天吃饭,碰上干旱气候也会大大减产。
而有了节水灌溉工程,抵御干旱风险的能力不言而喻。
哪怕嘉谷倒闭了,至少节水灌溉工程还在,合作社终究不会亏本,不是吗?
……
相比起农民们朴素而有点狡诈的思想,嘉谷更关心技术本身。
在大西北,生活,不是向沙漠索取什么,而是在沙漠里,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
而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是在沙漠里建设家园的最好手段。
以前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罢了。
世人皆知以色列以“沙漠之国”打造“农业强国”的奇迹,就是凭借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
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后不仅有雄厚的国际资本支撑,还有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研究作为依仗的。
嘉谷在资本上,勉强敢说有一定实力,但在真正的技术上,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