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会议中,有些高级将领便提出不适合在南京与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会战。
可是某人却碍于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他总是要做个样子给国人看看,给国际上看看的,就坚决不同意,不守而退。
而他在南京保卫战中所选的指挥将领也有问题。
那位将领资格虽老,可是他手底下的保卫南京的各支部队却压根就没有他的嫡系部队!
就时下中国军队的这种派系林立的现状,如果自己手下没兵,你却指挥别的派系去前方打仗,这本身就会让那些在前方抗击的队伍产生出自保的想法,很多时候你是根本就指挥不动的!
而那位将领为了表明自己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那偏偏又摆出了一副与日军死战到底与城俱焚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不是说光在那墙上刷刷标语就完了的,甚至他还把南京城的一些门给堵上了,把南京城的门给堵上也就罢了,甚至他还把长江上的船给搜跑了!
那位将领把保卫长南京的架子拉子个十足,下面的各支部队依旧在于日军作战,可是他听说光华门快守不住了,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然后他自己倒是坐到上了给自己偷偷留下的一搜小汽轮过了江。
这种情况怎么说呢?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这就是国民政府的某人为了自己的面子摆了下面这一道。
或者说,某人打的是政治战,军事上的运作总是要为政治服务的,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不做出抵抗的姿势又怎么可以?而既然做了指挥的姿态,那么就要做足!
只是他虚晃这一下子,把架势拉了个十足,然后突然就下令撤退了,那么那些正在作战的10多万官兵怎么办?
可以说某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并没有在乎官兵的性命,而某人下面的负责守卫南京城的那位将领,为了自己的性命,也没有在乎下面官兵的性命,他也跑了。
那么,剩下的部队呢?
师长没有通知旅长,旅长也未必通知团长。
那各位高级将领都知道长江上没船,那还不自己先跑吗?难道等着自己的部下和自己同舟共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