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虽然如此,冉智决定还是给皇宫禁卫军以及御林军来一个换血。想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冉智在东宫银安血洗众臣之后,并没有继续大规模清洗,而是施恩拉拢。
反正王成有的是钱,华夏钱庄的金库迅速被搬空了。该升官的升官,该封赏的封赏,连番动作下去,魏国朝臣们开始安静了。
然而,这个安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首先是新上任的中书令王简秘密出逃,结果被抓了回来,已经撕破脸皮的王简痛骂冉智狼子野心。
冉智下令诛其九族。随着王简被诛杀。魏国朝臣再一次强烈反弹,但是冉智并不妥协。
司空条攸怒急,他被圈禁着,条攸采取了无声的抵抗,他绝食而亡。
张乾也在家中吊颈而亡,还有一大批士族官员。
当然,他们不是对冉闵多么忠心,只是不看好冉智。必竟冉闵没有死,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毛孩子,怎么可能是冉闵的对手。
只要冉闵缓过一口气,他就可以卷土重来。他们也知道冉闵并不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他们为冉闵守节而亡,冉闵日后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魏国官员大量减少,超过三分之一的高层官员自尽而亡。
冉智简直快疯了,看着士族居然不配合,冉智也发了狠心。这官,你不愿意当,天下间愿意当官的人太多了,你们不配合,朕就找其他人为官。
在士族和豪强其实是两个并立而存的群体。当时的官职有清浊之分,清官只能由士族担任,寒人则只能做浊官。
当然这个清官和清正廉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指官职显赫,清贵。而寒门则出任浊官,所谓浊官当然也不是指贪官污吏。而是指地位低下,任务繁重的官职。
冉智让寒门或豪强出身的浊官,顶替那些士族出缺的清官,维持政务正常的运行。
这下士族们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向冉智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