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笑了笑道“孤的胶东王府如今就是一个空架子,左右长史、十三曹事等基本属官一个没有,孤也无奈,有道是能者多劳,这个想法,希望先生帮助完成实施!”
王猛面出难色,想了想道“猛虽然可帮助殿下,但不过是治标而非治本之计,猛如今乃左民尚书,职责所在,精力有限,恐怕无法面面俱到。殿下虽然可一时解决这个困难,这并非长久之计!猛欲向殿下推荐贤才,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这太好了!”冉明道“不知先生欲举荐何人?”
“田勰,幽州北平郡人,幽州名士,博学多才,可为胶东王府文学椽,此人文才超然,定能妥善处理胶东王府日后的各类文书!”王猛接着又道“还有北平名士阳陟、阳瑶都知识渊博之辈,绝非浪得虚名,阳陟此人擅长刑名,在治理地方上有独到之处。可主掌胶东王府民曹事,阳瑶更精通人情世故,可添为王府右长史!”
冉明依稀记得王猛在灭燕后向苻坚举荐人才,这些人在后来氐秦皆表现不俗。冉明兴奋的道“全依先生,可是这还不够,还有吗?”
王猛哑然失笑道“燕国原中书令韩恒之族弟韩胤,乃原燕国名士,才学不凡,见识过人,然因其生母乃一高句丽奴婢,故为慕容俊不容,此人经王佐之才,才学不比其族兄韩恒差,可添为王府左长史!”
正月初一至上元节(也是元宵节),这是魏国所有衙门停止,大小官员,衙役放假休息的日子。然而此时,邺城在充满喜庆节日的气氛口,隐隐约约有了一丝急迫的感觉!随着冉明拍卖交易的完成,冉明也履行了自己的契约。随着工匠等级制度的正式实施,从青州赶到邺城的各类三等匠师五十余人,二等匠师四人以及二百余人,五、六等四百余人,齐聚邺城!
不过,随着胶东王府左长兄韩胤、右长史阳瑶、文学椽田勰户曹阳陟、礼曹任群在节日期间陆续接受了胶东王府的征辟。
因为冉智被冉闵发配至军中,三年内不得回邺城。众人依稀看到冉明有了夺嫡的希望,所以这些人毫不犹豫接受了冉明,成为胶东王府的文官属臣。随着这些人才的充实胶东王府,胶东王府的属臣就位,让冉明的压力大为减轻。
中国的古代的乡土情节非常重,也极度排外。谢安进入关中之后,并没有对关中进行大规模改革,任用大批关中名士充斥着关中官场,好在这些名士和明清时代的腐儒不同,他们都有相当的能力,整个关中也治理得井井有条。
谢安表面什么也不做,事实上他数次邀请汉中名士参加他的清谈会,谢安与众汉中名士,把酒言欢。席间,谢安特别邀请汉中名士韦暨入内室密谈。
虽然同为名士,谢安的名士是天下名士,如果按照后世的说法谢安就是属于国际巨星,而韦暨不过是地方名人,其中的差别大了。韦暨自然不敢拂了谢安的面子。
韦暨乃京兆杜陵人,韦氏也是杜陵豪族,虽然此时韦氏远不像隋唐时期京兆韦氏那样风光无限,至少现在他们的影响也不弱了。
韦暨不仅是关中名士,更是京兆杜陵韦氏的家主从弟,在韦氏内部实力非常大。
谢安面对韦暨丝毫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直接道“安既继任雍州刺史、镇西将军以来,寸功未建,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不知容德可否助我!”
容德就是韦暨,韦暨虽然现在是闲人一个,事实上他曾历任后赵关中内史,几经沉浮,也算是官场老油子。韦暨道“不知安石要容德如何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