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关青山望着由远而近的这个少年郎,有些不敢肯定的问。
虽然罗知县已经明言韩县尉乃黄口小儿,可当他亲眼见到韩忠卫时,还是不敢相信。
“下官韩忠卫,忝为昌化县尉。”
韩忠卫对别人惊讶自己的年轻已经见怪不怪,自己今天虽然只有十六,可心理年龄已经过四十,正是成熟稳定的最佳年龄段,只可惜,这些却无法告诉别人。
“韩大人真是年轻有为,让人不信服不行。”
良久,关青山醒悟过来后长叹了一声,他今年三十有八,最大的儿子比韩忠卫都要大,这让他如何不感慨万端?此时关青山终于明白为何罗知县不宴请韩忠卫了,跟这么“年幼”的同僚同桌而食,真是不知道有何话题可讲,风花雪月?恐怕韩忠卫连房事都不甚了解,他能听得懂么?诗词歌赋?听说韩忠卫没正经上过一天学,跟他说不异对牛弹琴。
可是除此之外,同僚之间在私下宴席好像还真没什么可说的。
关青山对韩忠卫只是礼节性的拜访,既然风花雪月、诗词歌赋都不能说,那就只能谈公事。
关青山来昌化已经一年有余,对昌化的情况也算是了然于胸。
何况就算他再不解,相比韩忠卫这位初哥,他也能称得上全知全能。
虽然来昌化之前,韩忠卫也突击了解过一个县衙的基本情况,但现在昌化的实际情况从关青山嘴里娓娓道来,还是让韩忠卫觉得耳目一新。
像大宋其他县衙一样,昌化县除了他们三名官员外,还有四种官吏,分别是押司、录事、手分、贴司。
而这四种官吏只有押司属于韩忠卫的直接下属,而韩忠卫也是最为了解押司这种官吏。
不说其他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没有落草为寇之前,那也是当押司,宋押司。
但让韩忠卫意外的是,昌化县一共有八名押名,他们的职责就像是司法助理一样,负责处理狱讼方面的文字和案卷整理工作。
而其他的录事、手分和贴司则分别协助关青山以及县衙征收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