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金枝娘亲仓促将金枝与巷子口开肉铺的寡妇陈家阿婆儿子结下了娃娃亲。
陈家阿婆宽厚和气,喜欢金枝生得伶俐,待金枝视如己出。
肉铺虽然收入丰厚,可惜陈家小子身子骨不好,是以银钱全填进去也没救了性命,不多久就去世了。
这下人都说金枝这孩子命硬,叫陈阿婆丢弃她,可陈阿婆还是努力带大了金枝。
金枝算是守了望门寡,之后她到了婚嫁年龄也有不少人提亲,但她婉言拒绝,一人养着陈家阿婆。
陈家阿婆年岁大了就进了尼姑庵,将肉铺交给了金枝经营。
金枝赚的钱一半留着给陈阿婆养老,一部分要救济在教坊司的母亲妹妹,还要向各路客商打听岭南家人的消息。
更要积攒下来,说不定哪天大赦天下,宣徽院放官妓出门,她也好有钱可赎人不是?
怪不得她这么看重钱财。
朔绛恍然大悟。
这人原来也不是这么一无是处,朔绛觉得自己对老板娘的恶意褪去了那么一点点。
是以晚上金枝回来后要他明天早起跟自己去进货时,
朔绛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第二天他就后悔了。
**
寅时,东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