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一世陈均和夏明玑怎么勾搭上的他不知道,但明显现在陈均和曹诗妙还没有很亲近。
有他陈圻在,他们也别想亲近了,重活一世,他陈圻还会上上一世的当?那就太对不起上一世妙妙给他的符纸让他重生了。
毕竟曹诗妙和夏明玑不一样,准确的说,她和所有的女子都不一样,她的与众不同陈圻能感觉得到,但是也说不清道不明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陈圻这边在电光火石之间想了很多,曹诗妙则带着一副假笑向陈均道谢:“肃王殿下过奖了。”
新安公主则一脸姨母笑:“姑母发现均哥儿和妙妙甚是和睦,真的满心喜悦。”
这话说的巧妙,可在坐的哪个不是人精,又有哪个不会听话?曹诗妙做为未来太子妃,理应和太子陈圻和睦,和太子的兄弟肃王和睦算怎么回事?
虽说民风开放,可千百年来小叔子和嫂嫂都是要避嫌的。
没有避嫌,外人看来,终究是曹诗妙的错,更有甚者会认为她不检点。
瞧吧,从来礼教都只对女子苛刻。
苛刻的是,那时曹诗妙在朝为官,除了她,官场上所有人都是男人,和男人接触不可避免,让她怎么避嫌?
即使不是陈均,别人也会说赵钱孙李。
陈圻瞧见曹诗妙小脸微红,很是怜惜,道:“姑母此言差矣,妙妙之前在朝为官,和均哥儿多有公事往来,再说了,我们和妙妙本来就是表兄妹,和嘉仪表妹是一样的,嘉仪表妹一直以来不也和我们兄弟几人关系都很和睦吗?自家亲戚,理应如此。”
新安公主词穷,皇兄刚登基不久,就认了王书兰为母后,她每每入宫,都要给王书兰这个太后请安,论起来,曹诗妙和几位皇子不就是表亲了吗?同为亲戚,哪里可能不来往的。
陈均则很吃惊,皇兄的确精明强干,但他性格上也有许多缺陷,比如说,不善言辞。
今日这话怎么说的这样切中要害!让人反驳不了?
一时礼乐之声不绝于耳,众人都默契的收了声,朝中命妇和宗室女眷纷纷上前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