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薛家不想篡位,背负乱臣贼子之名,不如就以她的死,送大隆皇帝于不仁不义之地,投向南宁。
南宁皇室乃先镇国公一脉,本就大隆千年世家出身,然而被太宗逼反,本就大隆不占理。
彼时薛家投奔南宁,并算不得引狼入室。不过是昏君无道,世家为天下所为罢了。
因此薛九对谢清辉回南宁所为之事并无多大反应,“谢家乃千年氏族,在前朝时若不是被皇室迫害,也不会助太祖登基。青锋剑乃前朝皇帝御剑,谢氏知晓埋在何处并不奇怪。”
温宥娘道:“可谢氏投靠南宁,南宁太子夺南宁二皇子之势,不过是时日的问题。待得南宁太子夺得南宁大势之时,就当是对大隆磨刀霍霍之日了。妹妹一家子都在南边守着,竟不担心?”
薛九知道温宥娘的意思,南宁太子一旦掌势,对大隆大量出兵就会提上日程。到时大隆的第一道防线便是薛家守着了。
然而,薛九如今对大隆皇室怨恨满满,并无忠心,又哪在乎南宁出不出兵。大不了寻机隐退或者投靠南宁便是。
然而薛九正打算开口说,便被温宥娘打断。
温宥娘道:“妹妹莫不是忘了,投靠与降敌是两回事?”
如谢氏这般在南宁太子尚未掌权之时投靠的,便是有一日带着南宁大军攻破大隆京城,史书上也不会对谢氏有什么微词。
然而薛家却不同了,本先就为大隆边关守将,南宁来犯不与之抵抗,反而降敌,到时南宁便是得到了大隆天下,史书上也不会抹去薛家头上的贰臣与降将的名声。
“氏族爱名声,甚于性命。”温宥娘又道。
不到万不得已,如上辈子薛家那种局势,薛家就不会反。如今薛九已经逃脱了上辈子的命运,会被皇帝打压的可能几等于无。
薛家拿什么降敌或者造反?
薛九被温宥娘打断,并未生气,又听得温宥娘两句,才明白温宥娘心中真正之意,道:“要妹妹没猜错,姐姐当与谢氏没有恩怨才是。怎的对谢氏这般在意?”
因对跟谢氏敌对了,这才不想戚薛两家投奔南宁,所以与她说了这些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