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阅尽繁华返璞归真的巅峰词作,若不是亲眼见证,他同样不敢相信会是出自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之口!
“我这小友当真是博学如渊,非常人可比啊!”
魏无期连饮数杯,沉吟间唏嘘又道:“能在方寸之间洞悉天地,细微之处阅见乾坤。他若是愿意科举出仕,金榜题名成为庙堂伟器也绝对不是难事儿。”
“可他却放弃了这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道路。”
这便是苏晓蝶最想不通的地方,她不明白世间怎会有这样的人,就像是从天而降一般,所做所行与大多数人格格不入!
然而这次,魏无期却并不认同地摇了摇头。
只见他神色平静地注视着苏晓蝶道:“苦乐年华,人生无常。我倒是觉得如他这般,选择人人唾弃却能逍遥自在的商贾铜臭,似乎才是一种大智慧。否则犹如你我之遭遇,谁又能说得出,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苏晓蝶不由一怔,表情瞬间变得僵硬凝固。
魏老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道:“再试想一下,他若真的选择读书科举,哪怕夺得魁首入了庙堂,是不是也并不会让人觉得惊奇?”
的确,这家伙的诗词信手拈来,文道造诣无人能及,如他所言就像文曲星附体,若是夺魁状元似乎……,似乎也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他偏偏选择了商贾一途,他说的逍遥自在虽然看起来有些自暴自弃。但他却能心存大义,无视官绅权贵强词雄辩,敢以布衣之身救流民于水火。如若别人这般表现,我免不了会轻看训斥其不自量力,可是从他嘴里说出,偏偏我就信了,而且还不得不想要鼎力相助。”
苏晓蝶眉眼一弯,不由笑了起来:“可终究还是被千万人唾弃的卑贱商贾啊!”
“我不这样认为!”
魏无期再次摇头:“他若真以布衣之身救起万千流民,此等作为又能有多少拿着朝廷俸禄的官吏可以与之相比?甚至他说过的商贾之道,经我认真思量推敲之后,觉得若是真的实现了,其所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更加不可想象。”
“而且换个角度来看,他虽未入朝出仕,但却同样负起了为万民请命,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重担。以至于让我无比笃定地以为,他现在的心境和眼界,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夫,假以时日,必将登临圣人学问之巅,甚至是问鼎圣境!”
苏晓蝶浑身一震,猛然瞪大了双眼,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