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吏员中简🗦🏵拔。新官府中九品的官员,一部分是由投降过来的未入流官提拔的,比如库副使、仓副使、录事、检校、司狱、典史之类的官,🕣在明朝都属于月俸三石的未入流官员,投降之后都提拔为九品官。
但是闯军既然裁减了胥吏的名额,九品官的数量自然要多于明朝,靠投降人🅜员补不上这么多缺口。因此,闯军以府为单位对在职吏员进行考核,评为优秀者🗣🝞调往他府担任九品官。
这种擢吏为官的做法,倘若在和平年代执行,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公愤。但是现在湖南士绅还都以闯军为反贼,大部分都不肯🕣合作,正好让闯军可以随便搞,想提拔谁就提拔谁。等到士绅想和闯军合作的时候,制度已经确立,他们想改也改不了了。
所谓🍆🅳“胥吏道德败坏,不能做官”纯属扯淡,在另一时空,多少包衣奴才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向清廷献策迁界禁海的房氏兄弟。胥吏的道德再败坏,能比他们还败坏吗?怎么不见哪个官员跳出来说:“狗奴才道德败🗳☄坏,不能做官。”清朝让汉奸当大学士都没出什么问题,闯军提拔几个吏员当九品官又怎么可能有问题。
胥吏在道德上有毛病的确是普遍现象,但科举出来的🃝😭🄧读书人道德就没毛病吗?可能确实有不少读书人真的相信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在道德品质上和胥吏有根本性区别,但是在闯军将领们看来,都是一个鸟样。
第四,直接招揽乡绅。凡是致仕🙞🛇、罢职、丁忧在家的明朝官员,只要投降,一律和现任官员一样晋升一级。未授官的举人,来投即为七品官。在明朝有秀才功名的人,进文章一篇便可授官,优者授八品官,良者授九品官。至于进士就不提了,因为根本没有进士来🗿♵🌰投降,连举人也没来几个。
在另一时空,闯军六年🕃后才开始建立政权,那时大明要完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因此什么人都🅏🅢想往闯军这条船上跳。而现在,大明看起来似乎还能抢救一下,而且必然会很快调集大军进攻湖南,士绅们对闯军能否守住湖南尚十分怀疑,自然不会来做闯军的官。
田见秀🔤🂨👑告诉派驻各县的人,由得他们去,这些士绅不来做官最好。鼓励投降的典型有几个就够了,也用不着树立那么多。正好给那些主动来投奔的穷书生多留些位置,这些人才是真正能和闯军站在同一阵线,甚至在生死关头也可以放心信任的。
倒不是说士绅一定就会叛变,穷秀才就一定可靠,但是士绅中对闯军🎽🖦不忠诚的比例肯定更高。王瑾在这个问题上极其重视,绝不允许因为出身排斥士绅子弟,说这🝬件事的时候甚至严肃到了声色俱厉的程度。
田见秀本来也不是会因为出身歧视别人的人,虽然不喜欢士绅,但是在授官时对每个人都就事论事,委任公允。他在湖南的官员招募工作完全凭自愿,对于不想来的人,既不像另一时空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拿刀子逼着来,也不会因为某个人有名望就特意去请。手上有一批闯军自己培养出来的懂实务的读书人,对于士绅的依赖度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爱来不来。
第五,就是像吴侯这样来应考的在明朝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了。田⚬🔣见秀已经打定主意,这批人只要能写出让人能正常读得懂的文章,就都留下。虽然里面混了不少投机分子,不过现在没法甄别。这样一来,湖南的官员队伍就基本满额了。
闯🂤🐲军的科举与明朝大不相同,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是分开考试的。🅜礼科的考试和明朝的科举一样,考的是八股文章;吏科则是以史事、🖂🏱时事为题的策论考试;户、刑二科的考试,干脆就是钱粮、刑名师爷的工作内容。
兵科的考核内容除了一些基本军事常识之外,全是军事后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给闯军自己人留着的。因为直接任命军官当文官不太好看,所以田见秀就让打算转文官的闯军兄弟去参加考试。
反正兵科的考试内容除了占比很低📳🞾的兵法基本理论之外,都是四斤半重的炮弹要搭配多少火药、一斤马料里放多少黑豆这种题目,田见秀不信🏡🛨有哪个明朝文人能比闯军弟兄们还懂。🐱🃨🚐
工科考的内容最杂,包括农学和各种手工业相关知识,还有水利、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来应考的除了闯军自🆝己人之外,要么是从事过相关领域工作的胥吏,要么是小商人、店伙出身,几乎没有传统的读书人。
总体来看,传统的读书人在吏、礼两科具有绝对的优势。户、工、刑三科中,则是胥吏、商人以及闯军随营学堂出来的人更占优势。虽然那些大地主家庭中接触过实务🙴🎦工作的人也不是不会这些,但他们现在还都在观望。至于兵科,就几乎完全是闯军兄弟的天下了,除了极少数类似于徐以显、潘独鳌的看对了书的军事发烧友,只有个别投降的明军军官子弟能掺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