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鸡肋
当然,“阿拉斯加”级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防护上,“阿拉斯加”级明显超🔶过了“北京”级,达到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水准。事实上,其接近三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来加强防护,不然至少能减轻数千吨。
如果不考虑装甲钢的质量,“阿拉斯加”级完全能够在通常交战距离上应付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攻击,其关键部位甚至能够挡住二百八十毫米普通穿甲弹。只是,在考虑到装甲钢的质量后,就没有这么理想了。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阿拉斯加”级只有关键部位能够挡住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全舰的所有地方都无法应付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攻击,更别说是二百八十毫米新式穿甲弹。
当然,如果“阿拉斯加”级的对手是“北京”级,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原因很简单,“北京”级的防护本来就不强,而十二英寸舰炮的威力足够大,就算使用普通炮弹,也能在通常交战距离内打穿“北京”级的装甲,因此在“北京”级能够击沉“阿拉斯加”级的时候,“阿拉斯加”级也同样能够击沉“北京”级⚌🐁。如果算上十二英寸穿甲弹拥有更大的装药量,那么“阿拉斯加”级的火力还要更加强大一些,能够用更少的炮弹重创“北京”级🏅🗩🞑。
只是,要把主炮火力发挥出来,🏟关键得看火控🂒系统。
白了,已经有足够多的战例证明🏟,舰队炮战的距离已经拉得非常大,火控系统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舰炮本身。如果没有足够先进的火控系统,无法确保击中敌舰,那么威力再大的舰炮也只是摆设⛂🗤🝣。
事实上,这也正是“阿拉斯加”级的特长。
因为“依阿华”级的设计完成得更早,在建造之前没有考虑安装雷达🕘🌃火控系统,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准确的说是在开始舾装的时候,才安装了雷达火控系统,所以“阿拉斯加”级是美国海军中第一种在设计与船台建造阶段就使用了雷达火控系统的战舰,只是其服役时间略晚于“依阿华”级,所以不是美国海军中第一种在建成的时候就安装了雷达火控系统的战舰。
相对而言,“阿拉斯加”级的火控系统更加出色。🆄
主要就是,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进去,因此做了最大的优化,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雷达火控系统所提供的作战能力。比如,“阿拉斯加”级上💑👌有火控中心,而该中心能够直接指挥所有舰炮作战。又比如,“阿拉斯加”级的每一座主炮炮塔都有备份的火控设备,能够在火控中心被摧毁之后,由炮组的军官进行火控计算。要知道,这两者在其他🔍的美国战舰上都没有。
事实上,“阿拉斯加”级高昂的造价,就与其先进的火控🞮🗞系统有关。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阿拉斯加”级🔝的造价中,电子设备占了百分之四十,而且主要🇸🝖就是雷达火控系统。
战🝌后,中国海🄃🞈💎军用缴获的美舰做的测试,证明了“阿拉🔽🆄🌾斯加”级火控系统的先进性。